感情遭受巨大挫折的梵高把精力放在了艺术上。在绘画方面,梵高并非科班出身,差不多到了27岁才开始创作,并且在3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。然而,正是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,梵高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,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生前最后两年创作的。那时,梵高已深陷于精神疾病的困扰中。
梵高在艺术市场的受欢迎程度,也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说明。1987年,《鸢尾花》以5390万美元卖出,同年《向日葵》以3950万美元卖出;1990年,《加歇特医生肖像》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收藏家;1998年末,《没胡子的自画像》,7150万美元卖出;2014年,《雏菊与罂粟花》以含佣金约6180万美金拍出,当时约合人民币3.77亿元。有好事者算出,3.77亿元换成一百元面额的人民币将重达4.33吨
资料图:1882年《斯海弗宁恩的海景》及1884年的《离开尼厄嫩教堂》,是梵高成为画家关键发展时期的2幅画作。
他的画为啥那么值钱?一方面是艺术造诣的确高超,另一方面,一位业内人士曾经分析过,“梵高几乎95%的作品都进了博物馆,能够流通买卖的作品实在太少。更重要的是,几乎每张梵高的作品都能和他的活动有所对照,找出故事”。
举个例子,创作于1889年的《没胡子的自画像》,是梵高最后一幅自画像,也是他给母亲70岁生日的礼物。由于身患精神疾病,且生活潦倒,为了让母亲放心,梵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。画面中的梵高显得健康、年轻、整洁,也没有标志性的暖黄色胡子。但是,最终梵高并没有把这张画送给母亲。
极具辨识度的个性和充满争议的行为举止,再加上后世演绎,某种程度上,也让梵高去世之后慢慢变成了追捧对象,他的作品《星空》、《向日葵》与《有乌鸦的麦田》等,逐渐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。值得玩味的是,梵高去世后的火爆与生前的潦倒形成了鲜明对比。据说,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,名字叫做《红色葡萄园》,1890年,被比利时画家安娜·博赫买下。
资料图:失窃14年终回归 两幅梵高作品在意大利展出
既然梵高身上有着这如此之多的故事,为什么他活着的时候却火不起来?事实上,梵高的画风几度转变,在成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之前,他的画作并不光鲜,也并不为市场看好。最早,他的作品以灰暗色系为主,谁又会喜欢满篇“灰突突”的作品呢?直到梵高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,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,也成就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。
遗憾的是,差不多1889年到1890年,梵高已陷入对精神病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中。他每隔几个月发一次病,但事后却非常清醒,并且经常到户外作画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种情形下梵高画出了一幅幅更加成熟,更加大胆,更加令人震撼的作品,比如著名的《星空》、《柏树》等。正是此时,评论家开始注意到梵高。
可惜,梵高没有等到名声大振的那一天。1890年7月27日,梵高开枪自杀,终年37岁。一生都在支持梵高的弟弟提奥由于过度悲痛,也6个月后追随兄长而去。1914年,提奥的遗体被葬在奥维尔梵高墓旁。在教堂四周的麦田里,可以看见梵高兄弟两人的坟墓,默默并排在大墙左侧。
文华阁书画院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83号国家文物局611室
邮箱:whgshuhua@163.com
联系电话:010-57216002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